广州土著女孩小钟是中山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,毕业后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做了一名放射科医生。工作两年后,她抱着提升自己的想法,于今年考入香港某大学MPH(公共卫生硕士)专业。谈起这半年来在香港读研的生活,她直呼———比工作还累!
为拼绩点放弃SHOPPING
小钟介绍,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,她每周都有一门课要期中考试,所以天天都在准备考试。“尽管最近香港有崇光百货和一田百货店庆,很多东西都打折,但我也没太多时间去逛。直到上周三结束了所有考试,才跑去给自己和朋友买东西。”她说,在考试期间其实还上课的,但考试这一个月教的内容根本没时间消化,因为单应付考试已经够头大的了。”
结束了期中考试,小钟稍微舒了一口气,但上学期的课程还未结束,她手头现有3篇要求1500字以上的英文论文要写。尽管考试挂科的可能性不大,她还是不敢稍作轻松———“想达到合格线不难,但是拿高分就要自己努力。读书时的平均成绩是会跟以后升学挂钩的,如果还想再在香港工作或继续深造,GPA(平均成绩)会有严格要求。很多公司如果发现求职者的GPA达不到要求,连面试机会都不会给。”
小论文也有软件辨别是否抄袭
为了完成各种考试和论文,小钟和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。对于大陆学生而言,尽管英语已经达到一定水平,还是不足以应付英文论文。“哪怕你讲得多地道,但毕竟会遇到很多专业名词,再加上有人是转专业读研,所以很多学生都无法写出合格的英文论文。可是老师又查得非常严格。上交论文作业时,有软件会帮忙辨别学生所写的东西和网上已有的文章的相似度,如果超过30%,这篇论文就将被视为抄袭。有些实在写不出的同学就先上网搜索相关的中文论文,再经过自己根据本专业改造一下,对照词典翻译成英文以求交差。”不过这种做法风险很大,如果被查到还是要按抄袭处理的。同时,香港的大学对于到课率也有要求,“到课率在考试成绩里占有一定比例的。”
香港本地导师要求很严格
从12月下旬至明年1月上旬,是小钟的圣诞假期,不过对她来讲,这个仅有两周的假期显得极为匆忙,“要接待各路朋友。”假期结束后,下学期的课程就将开始。小钟听“过来人”说,下学期的课程相对轻松,以各种实习为主。
小钟介绍,在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她发现部分读其他专业的同学可以轻松地完成硕士课程。“主要还是看导师的要求。导师严,自然就忙;导师管得松,自然就轻松。建议有意到港读研的同学提前调查导师情况,一般而言,从内地来的导师对学生要求较松,而香港本地导师则很严格,甚至要求学生用粤语而非英语交流。对于非粤语地区的同学而言,如果连导师布置的任务都听不懂,更枉论拿到好一点的成绩。”
以上内容只供参考 |